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一场疫情给我们带来的是暴击伤害。各个行业的公司都在经历着寒冷的冬天,经历着这个残酷的洗礼。
虽然国内疫情逐渐好转,经济有复苏的回暖迹象,但是国际形势的复杂,外资大批撤资,企业订单大量的减少,原材料的涨价问题都在诉说着当前中国企业的艰难生存现状。
同样我们制造业开始面临管理差距的严峻挑战,随着当前原料、人力、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以及空前的环保整治力度,使得不少制造业在行业竞争中利润大幅缩水。因此只有本着始终以精细化的理念进行经营、管理,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持续挖掘内部潜力,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01 标准化
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
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没有止境的。虽然标准化在国内很多企业有体制、制度、意识上的障碍,但必须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才能真正让中国制造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02 合理用人
管理要做的是让员工各司其职,正确梳理企业的组织架构,这样才能为流程打下基础。职能部门的缺失让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以后会变得谁都没有责任。
如果基于节约成本的角度来考虑,一人多岗的话,很容易出现责任不清的状况。表面上看起来省了人,其实背后有很大的浪费。这就是职能职责不清导致责任不清,最后在我们企业里面就会形成相互推诿的企业文化。
人的能力在不断地提高,新知识、新技术在不断的涌现,人们不会也不应该满足或停留在已有的改善成果上。我们要有改善的基本观念。事实上,质量和改善的根本问题是每一个员工。重申以人为本,只有全公司的所有的员工都热爱自己的公司,都热爱自己的工作,公司的方针,都像一家人一样来开展工作,都热爱自己公司的产品,都遵循自己公司的事业才能在市场中持续保持竞争力。
03 任务细化
很多企业则毫无计划、细化可言。主要表现在,一,业务随意指挥生产,当业务部接到订单后就下发给车间;二,车间随意生产,员工挑单生产,哪个好做、哪个单价高就做哪个。至于哪些是急单?什么时候能交货?一概不知,做到哪算到哪。
生产车间每天没有明确的生产计划,明天也没有明确的生产任务,车间生产完全靠管理人员个人的经验和责任心,管理难做就不足为奇了。
管理有五项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计划是排在首要位置的。也就是说没有计划,后面一系列的管理动作将无从着手。
04 异常快速处理
企业的生产状态及生产模式的变化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一套生产异常的快速处理机制。
我们常说计划没有变化快,生产计划制定以后很难严格按照计划全部落实。因为中国企业的生产状态是一个非稳定态的,主要体现在设备异常频发、车间人员流动性大、客户订单变更频繁、物料采购交期及品质异常等等……
未来,工厂追求的目标将不再是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而是多品种、定制化、优质和高效,多品种小批量的“私人订制”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因此,企业只有打造一套应对这种非稳定态的机制,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生存下去,所以,生产的异常一定要快速处理,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天快速地去应变。
05 现场落实
当我们遇到问题、瓶颈的时候,不要在办公室去讨论、争论,要到车间现场去了解、分析,一到现场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到问题发生的现场去,就是到问题当中去,只有到问题当中去,才能够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改善措施,然后解决问题。
问题源于现场,灵感也源于现场,所以,现场有神灵,好好珍惜在工作现场的每一分钟!